大站蝶变
解决客流激增与站场条件有限之间的矛盾,深圳北站实现——
大站蝶变
记者调查
近年来,随着高铁路网加密、跨线列车增加,深圳北站枢纽地位不断增强,旅客发送量逐年递增。为解决客流激增与站场条件有限之间的矛盾,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畅通工程,探索和开创出高铁大站客运组织的新模式。通过3年的提质改造,深圳北站单日旅客发送量超过30万人次成为常态,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为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人员流动和经济要素流转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努力构建现代化铁路旅客运输服务体系,积极行动、多项发力,扎实开展客运提质工作。在深圳地区,他们推动深圳北站发挥示范作用,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树立铁路服务新形象。
深圳北站是深圳乃至华南地区的特大型综合铁路枢纽。该站开站运营12年来,广深港高铁、杭深高铁、京港高铁赣深段陆续建成开通,开行列车对数从最初的36对发展到现在的619.5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铁线路密织,深圳北站发送旅客人数逐年递增,客运组织和运输、集散能力压力倍增。3年前,当深圳北站单日旅客发送量达到20万人次时,旅客进站就变得举步维艰。
如何解决客流激增与站场条件有限之间的矛盾,成了深圳北站面临的重点课题。该站围绕旅客进站、候乘、中转、出站流线进行提质改造,探索和开创出高铁大站客运组织的新模式,让旅客出行更加顺畅舒心。
今年上半年,该站日均发送旅客达17.3万人次,其中10月1日发送旅客32.66万人次,刷新该站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纪录。
30分到10秒,解决旅客“进站难”
11月14日,深圳北站人流如织,秩序井然。几年前在该站东广场1000多平方米区域内围成“长龙”的蛇形栏杆早已不见踪影。
深圳北站有东西两个进站口,由于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站场集中在东广场,这边的客流占全站80%。“以前实名制验证在站外,与站内安检机相隔67米,中间设置铁栏杆用于缓冲与分流,旅客得排3次队才能进站。一遇上客流高峰,大量旅客从地铁口蜂拥而至,极易造成拥堵。”深圳站深圳北客运车间一班值班员戴隆平回忆道,“到了节假日,没有30分钟,旅客都进不了候车室。”
在深圳特区经济持续腾飞及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深圳北站超负荷运转,处境艰难。
“深圳北站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而且是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窗口,代表城市形象。”深圳站站长易剑波说,“从2021年6月开始,由分管深圳北站的副站长欧阳巍牵头,成立深北客运提质工作专班,将解决旅客进站难点痛点作为提质改造的出发点。”
工作专班到上海虹桥、杭州东等高铁大站调研学习,结合深圳北站客流特点,先后制订10余套方案反复推敲测试。工作专班大胆拆除了广场上所有铁栏杆,创造性地将实名制验证与安检查危合二为一,实名制验证与安检口距离由67米缩短为2.5米。
该站实行进站通道“1+4+2”模块化运作:1个人工验证通道,4台自助实名制验证闸机,对应2个安检通道,验证人员兼任安检引导员;东进站口引入28个多功能处置台,安装安检查危录入一体机,自动登记和管理违禁物品,并生成电子台账,大大缩短旅客现场处置耗时,全面提升安检效率。
通过一系列措施,深圳北站彻底解决了实名制验证、安检重复排队的问题,不仅提高了旅客通行效率,而且减少了33名工作人员,每年压缩786万元用工成本。“今天去深圳北站,秩序大为改观,轻松进站,只用了不到10秒钟。”国庆期间,一名网友分享了他“丝滑进站”的体验。
巧用“加减法”,优化流线空间布局
走进深圳北站,映入眼帘的是宽敞舒适的候车空间,光线充足,气温舒适。到检票的时刻,旅客有序地等待在检票口闸机前。曾经,旅客在车站各个角落骈肩叠迹的场景,已被尘封进历史照片。
深圳北站候车室面积3.9万平方米。一年前站内广告牌林立,中间20多个商铺给人杂乱无章的印象,用于商业的二楼夹层反而招不来租。把被挤占的空间归还候车用途,可以给旅客提供舒适美观的出行环境,对车站多元经营来说又是一笔划算的经济账。
拆!该站下定决心做“减法”,2022年7月,把候车室中央的商铺、广告牌、玻璃围挡、铁皮房全部拆除,将中间“爱心家园”重点旅客候车专区转移到东进站口旁,腾出2500平方米的候车空间,空间视线更加通透,旅客动线也流畅了起来。
同时,一系列“加法”逐一展开。站内22台大型空调、4个厕所全部更新改造,站内安装5G网络基站20个。车站新购置PU材质的椅子,把候车区座位增加到5000个。能够展示深圳特色的高科技展示台、复兴号模拟舱体验区一一列入规划,未来,作为“城市客厅”的深圳北站将给天南地北的旅客展示一个充满创新魅力的城市印象。
近年来,随着深圳北站枢纽地位不断增强,每天中转换乘旅客达到6万至8万人次,给该站带来了另一个难题。由于该站是全国唯一“上进上出”的高铁站,旅客从站台乘扶梯来到出站通廊后,有的要出站,有的要从中转口换乘,流线交织,容易拥堵。该站不得不安排多名工作人员在中转口引导旅客、维持秩序。
如何在不大幅投入人力物力和改变现有格局的情况下,实现便捷换乘?欧阳巍带领专班人员巧妙反向推导,将中转换乘闸机往候车室方向移动15米,腾出缓冲区。“如今只需2名职工负责人工验证和换乘引导,节省6名职工充实到现场工作中。”客运三班值班员官艳说。
为最大限度释放运输能力,今年国庆黄金周之前,车站在1站台加装自动扶梯,打通候车室与1站台的梗阻。“这项改造将基本站台到发能力提高了30%,同时减少该岗位工作人员15人,提高了劳动效率。”深圳站党委书记易非凡介绍,2023年,深圳站劳产率位居广州局集团公司管内第一。
疏解高峰,投诉少了赞美多了
深圳北站在到达高峰时,大约有12趟车同时抵达,近2万旅客同时出站,然而,受到外围配套交通影响,该站全天到达总量80%以上的旅客会从东面2个出口出站,出站厅面积仅有900平方米。原来闸机在出站口内,距离最近的1站台扶梯只有30米,旅客出站时经常大排长龙。
深圳北站结合客流趋势和场地特点,大胆创新,将出站口闸机迁移到站外,扩大出站厅区域。同时,他们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新购置106台自助验证设备和检票设备,更新和增加进出站口和中转换乘设备,满足大客流和持港澳通行证旅客的需求。
客流高峰期,地方志愿者和铁路公安部门增派特保人员加强出站引导,并加强公交、地铁接驳配套。深圳北客运车间主任林钦说:“现在拥堵现象不复存在,国庆返程高峰期,每小时到达旅客超过2.5万人次,旅客也可快速出站。”深圳北站还争取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支持,改善深圳北站南北通廊及东西进出站口的指示系统。
投诉吐槽少了,赞美表扬多了。在客流量节节攀升的同时,深圳北站不断完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已累计处理旅客咨询、求助1万多次,帮助重点旅客2.9万人次,收到旅客表扬电话和锦旗2321件,收到旅客通过12306转来表扬电话4762个、为2023年的5倍。
“客运是一门技术活儿。”欧阳巍感慨,“只有从切实解决旅客出行难点痛点出发,通过深入思考和艰苦实践来推进客运提质,才能让旅客体验更美好。”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2580-54403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靖江公路分中心统筹兼顾强...25-05-07
中信科智联闪耀交博会,赋...25-04-24
靖江公路分中心开展安全检...25-04-08
定西公路应急中心:以行动...25-03-17
江苏靖江分中心开展党员固...25-03-03
绵阳市安州区“交旅融合助...25-02-27
卢军主持召开厅党组理论学...25-02-27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25-02-26
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哈密...25-02-08
热门资讯
[湖北]省道路运输事业发...21-04-0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1-03-27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23-07-12
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哈密...25-02-08
长江沿岸公司实地勘察北沿...21-03-23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布...21-03-23
市交通局党委专题学习新民...21-04-09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开展...21-04-01
交通运输部点名曝光安徽一...21-03-24